低碳(低蘊含碳)建築評估

低碳(低蘊含碳)建築評估

分享到

─ 低碳(低蘊含碳)建築定義

為因應全球淨零碳排趨勢及《巴黎協定》的要求,我國訂定了「2050 淨零路徑」,提出建築物達近零碳的目標,並採用雙軌標示制度,包括建築能效評估系統(BERS)和低碳建築評估系統(LEBR),以分別評估建築物的使用碳排(OC)與蘊含碳排(EC)。
 
LEBR 作為低碳建築的重要工具,聚焦於設計階段,透過快速評估與碳排診斷,提供減碳替代方案,並促進創新建材與低碳工法的應用。其評估範疇涵蓋主結構工程及外牆外裝、外窗、內隔間等六類非主結構構件,並針對不同構件的生命週期及更新次數進行規範。
 
此外,LEBR 涵蓋建築全生命週期的四個階段(製造運輸、施工、更新修繕、拆除廢棄)進行碳排量計算,依據碳排密度及減碳率對建築物分級,提供透明的性能標示,供市場參考。
 
該系統還設置了低碳建築標示及候選證書,針對不同階段的建築物進行認證。同時,LEBR 指引也提供減碳設計策略,鼓勵循環經濟和低碳建材的使用,致力於提升建築產業的減碳效能,實現我國淨零建築的長遠目標。

 

❖ 低碳(低蘊含碳)建築評估
  • 「低碳(低蘊含碳)建築候選證書」
  • 「低碳(低蘊含碳)建築標章」